-
儿童“多动”可能导致成年犯罪
14日,吉林省多动障碍健康教育中心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成立。该中心将与我省卫生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及保健机构对全省多动症患儿进行筛查和治疗。专家提醒,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过分淘气等行为都属于行为障碍,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话多、好管闲事都是行为障碍 据吉大一院儿科门诊李主任介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就是人...
发布时间:2006-11-16 -
父亲为三岁女儿写百万字成长笔记
独特教育方式引争议:有人夸负责,有人说博出位 一位父亲,几乎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花在女儿身上。为了女儿,他阅读了数百册教育类书籍,拜访了许多教育名家,还写下了长达百万字的成长笔记,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他的女儿才三岁半,却已经阅读了逾千册书籍,看过千部影碟,欣赏了百场各种演出。 他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有人质疑他...
发布时间:2006-11-16 -
宠爱孩子,要心里有数(一)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在内心酬赏自己?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在补偿愧疚之情?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替孩子思考? 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我们自己的梦想? 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 偏执之爱:该给他最好的吗 小BB的妈妈,有点偏执,她抱怨自己的婆婆,居然给小孩子用一张旧的毛巾洗澡,她说,自己和孩...
发布时间:2006-11-16 -
宠爱孩子,要心里有数(二)
给他压力还是让他快乐 在我们内心,我们是究竟如何看待幼儿园毕业典礼的发言这件事呢。我们是不是联想到大学毕业时的优秀毕业生发言,是荣誉,是锻炼机会呢? 在幼儿园,有一个孩子获得一张奖状,上面写着“看到你每天都这样快乐,真是太好了。”这是老师奖励给快乐孩子的一个礼物(当然,其他孩子也收到了这样的奖状)。这说明,老师已经努力营造...
发布时间:2006-11-16 -
宠爱孩子,要心里有数(三)
问:新妈妈坚持要给孩子最好的,她和婆婆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给孩子好的应该,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毛巾只要干净柔软就行了,未必一定是新的。新妈妈有时候觉得对孩子好,是对自己怀孕辛苦的补偿,其实也不用太偏执了。 二、新妈妈的方法不对。可以对婆婆说,买了一条新毛巾,给孩子用吧。我用这条旧的就行了。这样可能她就接受了。没必要争执...
发布时间:2006-11-16 -
中学生的几个典型问题及对策
1. 知识体系零散,基础知识不扎实,阶段考试成绩飘忽不定 表现:对有些知识点概念理解不清,习题处理有困难。在后续课程中涉及到此类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会产生连锁反应,造成进一步的学习困难。 后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久而久之,就会象滚雪球一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策: 1) 求教于老师。让老师给...
发布时间:2006-11-16 -
撤掉保护伞 让BB逆境成长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让他自己走出困境? 孩子渴望顺利和成功,但他也需要挫折和失败,喜怒哀乐,少了哪一种体验都会造成他心理上的“营养不良”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
发布时间:2006-11-15 -
清新洒脱的名字最受孩子欢迎
“伴随一生的名字,竟不用征得本人同意,就由着父母随便‘扣’了上来,要是能自己取,那该多好啊!”在十四中,这事还真的让学生办成了:语文新教材中有一次实践活动,老师请所有学生给自己取字和号。 取名字的大权突然“下放”,看看学生会给自己取什么名字、哪些名字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真的要给自己取字号啊?学生一听先是激动,这个“自主权...
发布时间:2006-11-15 -
小学低年级家长陷入左右为难 玩和学为何不能兼得
记者近日了解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与老师交流时,最大的困惑就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既玩得好又学得好”,甚至有家长表示,“玩”与“学”犹如“鱼”与“熊掌”,对孩子来说不可兼得。 “我们的宝贝这么小,就要开始面对‘分数’等问题的困扰,当家长的多少有点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成绩好、有出息……”武汉市...
发布时间:2006-11-15 -
别剥夺孩子“痛”的权利
他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有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太远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须独自步入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你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风云。 很多初中、甚至高中毕业生的父母告诉我,当孩子马上就要离开他们去住校学习的时候,才开始明白应该怎样去带孩子。对于刚刚为人父母的年轻朋友们,你们不希望在十余年后留下这么多的遗憾吧! 起床就像一...
发布时间:2006-11-14 -
家长言行要注意了:忽视启蒙儿子爱上看黄碟
不禁诱惑家藏黄碟 周女士今年40岁,夫妇俩都是工薪一族。周女士说,他和老公原来没有接触过黄碟,后来老公在朋友处玩,朋友放了一张黄碟,他感觉很过瘾。朋友让他带回家看,他没好意思拿。 但是,那一次的诱惑实在是大,老公以后经常跟她说起黄碟的事。开始她一听就脸红,责骂老公。但后来也听单位里的同事聊黄碟的事,感觉一般家庭好像都有这...
发布时间:2006-11-14 -
培养“小绅士”从两方面做起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认为:告别暴力,要从孩子教起,从小培养孩子调控情绪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尊重妇女的品德,让他们拥有良好的修养,他长大后才不会成为又一个“暴君”。 调查显示,在童年时代受到父母打骂的男性与没有受到父母打骂的男性相比,在婚姻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施暴趋势。童年时代受到父母打骂的女性与没有受到...
发布时间:2006-11-14 -
玩吧,再玩一会儿
俗话说:淘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爱玩、会玩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我儿子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到外边玩,常常在风里、雨里自寻快乐。一条毛毛虫、一群小蚂蚁,都会使他高兴得惊天动地。 记得夏季的一天,我和2岁的儿子早早地吃完饭。我带着小板凳和毛线活,孩子拎着小塑料桶,里面放着小铲子、小叉子,我们出了家门。在一个大沙堆旁,...
发布时间:2006-11-14 -
专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耍 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一两岁的小孩就会试着自己穿衣服、摆弄玩具,而不少家长会热心帮助他们完成动作。对此,儿童心理学专家建议,不妨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参加心理测定学研讨会的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阿涅丝
发布时间:2006-11-14 -
单调的生活固定孩子的思维
没什么比孩子缺乏创造力、想象力更可怕的了,但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缺乏这两种能力往往和父母的过度保护和过多干涉他们的行为有关,另外,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单调、无趣的生活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会把一些“破烂”捡回家,并好像如获至宝一般,把这样的东西拿回家往往会招致父母或其他长辈的不满。有时为了让孩子...
发布时间:2006-11-14 -
批评孩子也要讲语言艺术
最近我在看我国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编写的一本名为《好父母、好家教》的书,其中的一个内容对我感触颇深,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几天前发生在我与儿子之间的一件事。 今年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和妻子带着孩子到大理崇圣寺游玩,还没有买门票,我们就被门外的景致所吸引,我大声对孩子说:“站好”,然后便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在调光圈、看表情时,觉得儿...
发布时间:2006-11-14 -
分析孩子语言发展的怪现象:怎样让孩子能言善辩?
语言是思维与交流的工具和基础,现实生活中家长经常“遭遇”孩子的种种语言问题。“孩子不怎么开口讲话,是有什么毛病吗?”“孩子说话不清楚,真急人!” 本报请到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专家郑荔副教授今日“坐诊”,就家长碰到的孩子语言发展中遇到的“怪现象”作出分析。 “怪现象”一: 三四岁了还不会讲话 孩子都已经三四岁了还不怎么讲话...
发布时间:2006-11-13 -
寻找阅读的快乐:陪孩子读书 家长责任归位
“爱他,就和他共读吧!”每天抽20分钟陪孩子一起读书,远离电视和网游,这成为上海年轻父母中的新宣言。上海年轻父母扎堆的学前教育网“Age06”的一个“亲子阅读奖励行动”在几位家长的倡议下发起,已吸引多个家庭参加。(11月7日《青年报》)不再逼孩子读书,而是先逼自己每日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并通过网络排行榜等方式自我激励、互相监...
发布时间:2006-11-13 -
专家建议让儿童自己玩耍 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一两岁的小孩就会试着自己穿衣服、摆弄玩具,而不少家长会热心帮助他们完成动作。对此,儿童心理学专家建议,不妨让孩子们自己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参加心理测定学研讨会的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阿涅丝
发布时间:2006-11-13 -
学龄前孩子难调教教育方法最重要 家长应当鼓励孩子
1日,烟台市母教中心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雅茹老师应邀来到环海幼儿园,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别说,家长提的问题真不少,原定一个小时的交流会开了一上午。记者发现,家长的问题多集中在孩子走神、不听话等方面,陈老师都一一详细解答。 4岁的孩子总犟嘴 刘女士:我的孩子总犟嘴,真让我头疼。有时候他做错事,我就吓唬他:“你再...
发布时间:2006-11-13